紅色的傳承 嫩芽的綻放——記酒泉肅靜電排油煙機北蒙古族自治縣烏蘭牧騎
緩緩經過一段走廊,掛在兩側墻壁上的照片隨著目光推進逐漸從單調的黑白變成斑斕的彩色。一幅幅動人的畫面、一個個曼妙的舞姿、一張張開心的笑臉,從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烏蘭牧騎成立的那一天起,他們砥礪奮進的征程及每個精彩的瞬間都被相機定格瞭下來。
烏蘭牧騎,蒙語原意為“紅色的嫩芽”,意為紅色文化工作隊。1974年,9名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的演員、9名內蒙古鄂托克前旗的演員,作為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烏蘭牧騎的第一代演職人員,組建瞭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第一支活躍在草原上的紅色文化工作隊。
“可以想象,當初十八個人是如何支撐起一場集舞蹈、器樂、演唱等節目形式的演出?我們傳承的不僅是烏蘭牧騎對演員‘一專多能’的高要求,更重要的是傳承一代又一代烏蘭牧騎演員們勇於奉獻的精神。”肅北烏蘭牧騎副團長、第五代演員烏力吉說。
能跳舞,以藍天為幕佈,以草原為舞臺;能唱歌,唱響黨對牧民的好政策,唱出群眾的好生活;能演奏,用馬頭琴為牧農民帶去耳熟能詳的曲調,給舞蹈帶去靜電除煙機歡快的伴奏……一個烏蘭牧騎演員在一場演出中以不同的角色至少登臺三次。 “烏蘭牧騎對演員的選拔標準不僅是能唱、能跳、能奏,更要來自於草原並懂得草原的生活。對草原有感情,對生活有憧憬,才能確保我們把黨的政策融入牧農民喜歡的節目之中,這就是烏蘭牧騎的方針。”烏力吉說。
從肅北縣烏蘭牧騎成立那一天起,這株“紅色的嫩芽”帶著黨對牧農民的關懷,翻越一座座大山,踏過一片片草原,走進一個個蒙古包,同時也隨著日月更替逐漸綻放。
靜電機 ◇兩個人
至今,肅北烏蘭牧騎在國內外的演出中榮獲的國傢級、省級、市級等獎項已超過170個,創編的《雪山蒙古人》《白雲詩》等藝術精品獲得瞭廣大觀眾的一致好評。然而,這些榮譽並非烏蘭牧騎隊員心中最深刻的記憶。
一場演出蘊含多少鄉愁?“今年年初,我們來到我的傢鄉石包城鄉演出,傢鄉的父老鄉親一眼就認出瞭我。那天天很藍,我的感情完全融入瞭表演中。跳舞時,父老鄉親不斷給我獻上哈達,我並沒有中斷舞蹈,當時隻想把最好的自己展現給父老鄉親。那一刻,我覺得所有的努力都值。”第五代肅北烏蘭牧騎演員蘇龍高娃表達著自己的鄉愁。
一場演出究竟有多大意義?“2016年,我們跋山涉水前往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去過一次的石包城鄉魚兒紅村演出。當我們抵達目的地,走下車的那一刻,當地純樸的牧農民飽含淚水、激動地拉著我們的手說:‘感謝你們還記得我們。’時隔近四十年,再次踏上那片土地時,那份群眾對我們的需要,正是我們存在的意義。”第三代肅北烏蘭牧騎演員鄔永巴圖說。
一場演出有多少觀眾?“2015年,我們到某邊防哨所演出。在那段邊防線上,僅有兩名戰士。那次演出,當兩名戰士手握鋼槍站在邊防線上欣賞我們的節目時,我們的使命在那一刻得到真正體現。我們能為劇院裡的觀眾帶去高雅的藝術,但同時也有責任將藝術獻給這些‘最可愛的人’。2012年,面對中國西部‘那達慕’大會上的兩萬名觀眾,我們演過;但有時雖然觀眾不多,但我們的熱情能溫暖他們,這就夠瞭。”烏力吉說。
◇五十二人
從以前青磚砌成地面的練功房,到如今木地板鋪就的排練廳;從在草原上的演出,到榮登中央電視臺演播大廳代表酒泉向全國觀眾表演;從十八名演員發展到如今的五十二名“紅色文藝輕騎兵”……成立40餘年,肅北縣烏蘭牧騎在成長的道路上始終堅持深入基層,服務群眾,把一腔熱血奉獻給瞭草原上的父老鄉親,足跡踏遍瞭肅北牧區及農村,在為基層群眾帶去精神食糧的同時,也為群眾提供生活上的幫助。
“傳承紅色精神,不僅要把黨的政策路線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出去,還要與群眾打成一片。因為我們來自於草原。”第二代演員阿力騰其其格說。
“上世紀80年代,因條件有限,我們坐大篷車挺進草原,當車在草原上無法前進時,卻發現牧民們早已在那裡守候。牧民們騎著馬,帶著隊員們前往草原深處的蒙古包。演出結束後,我們幫牧民剪羊毛、向牧民講政策、給牧民傳播科學文化知識、為牧民洗衣做飯。現在交通條件好瞭,生活得到瞭很大改善,似乎一切都有瞭新的面貌,但不曾改變的是,現在壯大起來的肅北烏蘭牧騎,依舊在演出結束後,盡可能為牧農民提供生活上的幫助。”阿力騰其其格回憶。
如今,五十二名演員秉承著文藝工作的歷史使命,始終堅持烏蘭牧騎宗旨不變、精神不變,始終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常年活躍在肅北縣的草原農村、邊防哨卡,並以每年近百場的基層文藝演出,把藝術帶給群眾、讓百姓感受溫暖,續寫著雪域草原上壯麗的新篇章。
□本報記者 謝沛宏
B79D1650E4FC69BD
留言列表